新的時代裡,老師的身份是「變形金剛」?-學習就是專心將老師引導與整理的東西做到紮實

文/謝啟彬


以前我的老師John Ruocco都會跟學生說:Everything is in the record, did you hear it? 有的同學當時不服氣,認為我有啊!我有聽過啊!我來跟你上課,你應該教我一些大絕招,或是炫目、別人不會的技術之類的。

只見老爹拿起樂器,吹奏了一段,說你覺得這段很炫嗎?同學(或我)說:對!他就說,這就是唱片裡頭的東西,我聽到的是這樣,你沒聽到,You just heard it, you didn't LISTEN TO IT!

現在的時代,有太多的資訊、太多的選擇,學生可能早上聽爵士,下午聽古典,下小時聽放克,兩分鐘後轉去聽剛退伍的盧廣仲,三十秒後去聽原來喜歡的龐克,晚上看日劇,半夜看朋友轉貼的Youtube影片...但是其實知識都在那裡,老師在做的事情,是幫你「轉化」(Transform),而不是給你資訊(Inform)。


我也一直強調,如果你喜歡一位當代的樂手,你應該要去check out他是怎麼變成這樣的?他聽過什麼?他練過什麼?他花了多少時間練習?他用了多少心聆聽?我用中文講,但是很多人喜歡聽英文講的,而那個道理是一樣的,這裡沒有要討論什麼容易引起爭議的「崇洋媚外」問題,只是覺得道理就像空氣陽光與水,就環繞在你周圍,只是通常人沒感覺到,或是忽視掉它們。


單純覺得要自己變好,那個修煉其實就是「專心做好一件事而已」,我每次回頭聽這些“老東西”,就又得出很多體悟,因為當我聽到“新東西”的時候,我明白了那些成功的音樂家或藝術家們,他們學習的軌跡,以及如何轉化,這跟當他們的粉絲,收集他們所有的專輯或追蹤他們的動態,是不一樣的事情。

所以你也就明白,為何我不再參與什麼樂迷討論或是新聞動態報導之類的,因為我對那種「舉一反十」的做法感到很疲勞-講一位樂手就列出他還有哪張他還有跟誰他最近在哪表演他用什麼樂器他的生平逸事之類的,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與自由,但是這不是想成為「好樂手」的人應該做的事。

你會在我們的網站或是平日教學中,發現每種音樂我們都有涉獵,但是我們比較著重的都是在那些「要素」與「特質」上,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名詞或是炫目的宣傳文案上。我有個老師學生也會跟我說,有的學生很愛買教材買新書,但是是買來“評論‘的,我只覺得荒謬,你如果覺得這本書沒用,那為何要買呢?了解同行八卦而已?

以上是我的建議,要聽,要練,要知道怎麼聽,要有方法練,別追求那種炫目的玩意,真正厲害的東西都是根基在良好的「基礎」上的~


耳朵不需要訓練,聲音會一直進來,只是聽不聽得出來而已,我們訓練的是腦子裡的判斷與經驗累積

(忘了是在哪裡做的筆記,把它打一遍並翻譯成中文)

所謂的聽力訓練,其實是在訓練腦去「聽懂」。同樣的東西,懂以前跟懂以後,就會有聽不到跟聽到的差別,就好像你以前聽不懂你喜歡的爵士大師在幹嘛,只覺得唏哩呼嚕好厲害,但是慢慢的你就會聽懂,因為你有被教育,所以同樣是聽,同樣在聽,感知到的東西不同。

真的,即便在認識歐美非的「世界音樂」或「流行音樂」甚至「當地流行音樂」類種時,如果不去探討「和絃」、「和聲」上的來源與影響,光從「節奏」與「旋律」層面來看,一定只能得到片面的認知的。

音樂之間的“跨界”真的是愈來愈頻繁了!而其實分類本來就是為了行銷而做,音樂終究會自己回流融匯的不是嗎?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即便連爵士樂手,都不能想說「我只演奏傳統的Standard就夠了!」(我也一直在強調jazz standard也有做好跟做不好的)。

你必須具備全方位的能力,而這能力不是要你會「所有東西」,而是「懂得隨時用你會的東西去延伸運用」,所以「根本」是最重要的,這個根本,不是守舊,是知道本源。

Snarky Puppy的團員都是之前在北德大爵士音樂系的同學或學長學弟,而這首《Somethin'》是Lalah Hathaway的老歌重唱,而他們剛獲得2014葛萊美獎的最佳節奏藍調現場演出獎項!



這篇其實源自於2012年在以色列與知名的音樂教育家,同時也是耶路撒冷音樂院表演藝術學院院長Dr. Michael Klinghoffer的交談,今天終於有空將其完稿,也謝謝Dr. Klinghoffer的啟發!

(Thanks to Dr. Michael Klinghoffer for the inspiration on teaching, and of course my life-time teacher - Mr. John Ruocco)




延伸閱讀:

2012啟彬與凱雅與爵士原力以色列交流演出之旅紀實
Chipin & Kaiya Jazz Quartet & TISJA's 2012 Israel Trip

約翰若寇 John Ruocco

良師變益友,情誼長存;身教言教,督促我們不斷進步

更多有關教育的寫作